觀看量:92315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不得點神經病都不好意思看這片
本來不想寫的,情人節吃了大餐去看個小清新愛情電影多好,結果看到后面所有的氣氛都被這破電影磨得沒了,看著身邊某人不停打瞌睡,我也不耐煩的掏出手機刷豆瓣影評,連爆米花都吃不下了...
所以還是決定久違的來吐槽一下,吐槽之前說一句,上次來電影院看的國產電影是《撒嬌女人最好命》,那會兒我看完樂哈哈的說這大爛片...現在我要對那部電影道歉,比起《有一個地方...》,《撒嬌女人》好看的不止一點半點,起碼人家目標明確,老紙就是沒營養沒下限的逗你笑,怎么著,你笑了?那就說明你輸了!啦啦啦氣死你~~~~
而這部《有一個地方》明顯沒有搞明白自己的定位,不倫不類的還不如《有一個姑娘》。
首先,這么一個文藝的電影名,顯然在上映前就把自己逼格提高了,一副清心寡欲的樣子,仿佛瞧不起其他商業片似的,老娘這是文藝電影,有范兒,你看老娘不但文藝還有錢,電影可是在布拉格拍的,布拉格你造嗎?別跟我提雙J的那首過氣歌,暴露年齡...
于是看完之后我深深膜拜了布拉格的歐洲景色,覺得這電影當成布拉格宣傳片好像,略長。
然后說說劇情,嗯
在沒有看過這個電影之前,任何的言語都是主觀的,所以好不好還是要等到看了才知道。
關于愛的電影有很多,這些年華語電影里單純的愛情片幾乎已經不存在了,我們能看到二三十甚至四十加的演員們拼了命的在演高中生不墮胎不曾青春期的青春題材電影,我們能看到一男一女嘴里叨叨不停的互相撩段子的小妞電影,我們也能看到加一起足足幾百歲的N男N女上演鄉村或城市愛情故事。有的電影從名字上看你也不知道這是個什么題材,比如X時代“我擦,這是一部商業大片吧,有槍戰吧,有飆車吧”“你也太out了,現在的時代都是撕逼”==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單從名字上看就知道是一部愛情片,(說旅游傳記的請踩著你的滑板鞋去只有你知道的地方摩擦)難道只有叫北京遇上布拉格或者捷克愛情故事才能叫愛情電影嗎,哼╭(╯^╰)╮ 從兩款不同時代的海報上看到了天文鐘,老徐的那版像泛黃的照片,吳亦凡的那版表現的更多是年輕朝氣,這是兩個時代的愛情,時間不會停下來,但是每個時代都會像泛黃的照片一樣留下痕跡,而能行走在兩個時代或者兩個時空的唯有愛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那個地方,我終于知道了。
劇情是簡單的,就是一個被王八蛋拋棄的王八走到了一個新的城市叫布拉格碰到了會做雞蛋的綠豆。 剛剛好的不是雞蛋,而是這個人很完美很帥很夢幻,大提琴 鋼琴算什么,會唱歌算什么,現在流行的是雞湯男,此男看起來冷冷的,實際上會看穿人心還會說一嘴好雞湯。所以男女主就這么一眼萬年,對上眼了,人群中我多看了你一眼,嘿,長得真對得起布拉格的機票,其實這部分到有點像港片時代的愛情電影,上手快,上嘴快,上(此處省略一萬字)。。。。老一代的愛情是簡單的,一場跨國戀,當老年的約瑟夫還是囧瑟夫出現在女主面前時,我確實是差點淚崩,點在于其實那張已經老去的臉就是對時間對愛情最好的證明,雖然它簡單卻深刻,但是這部分就應該到這里為止,深刻其實并不需要解釋,點綴太多就變得矯情,約瑟夫穿著睡衣跑出來要回頭的那一刻,我以為會出現一張法鯊的臉。。。。高潮沖突也是簡單的,孩子的媽媽雖然沒有狗血的回來說I still need you,王八蛋也沒搞個絕癥說自己愛的還是“昨天”
自導自演,七個編劇,當紅明星傾情出演,近兩小時的布拉格美景,仍舊挽不回觀眾碎成渣的心防。
如果世上有什么比愛情更令人瘋狂,一定是拍爛的愛情電影。這場“金酸梅”角逐中,《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堪稱表率:打著情人節催淚的旗號,成了電影院消閑的笑料。
如果無視邏輯罔顧事理就算天雷地火萬古長情,唯有對年過四十還依然故我初心難忘的徐靜蕾導演道一聲:有一種電影,只有你自己知道。
上映之前,導演徐靜蕾和冠名第一編劇的王朔攜手站臺。一個表示“認識王朔是一輩子的幸運”,另一個坦陳“是徐靜蕾在幫我”。互幫互助相親相愛,唯恐觀眾忘了多年前的緋聞。
可在電影里,非但沒有朔爺的凌厲與生猛,連徐靜蕾當年的文藝和平穩都喪失殆盡。
為了尋找奶奶當年異國戀情,女主角舍得一身病,天涯獨飄零,帶著遭遇悔婚的陰影,只身來到布拉格。和她一見鐘情的,是一個家有女兒和躁郁癥老媽的文藝男青年。老套的一來二去之后,男女主角花了極短的時間相愛,影片自此進入旅游風光MV模式。
另一條線索是,老徐親自出演的奶奶當年邂逅捷克醫生諾瓦克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不得點神經病都不好意思看這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