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42772
《我們來了 第一季》我們來了,謝娜
這種明星陣容,就是為了靠不同明星吸引不同粉絲群,雖然譬如有的歲數已大,如趙雅芝劉嘉玲,但仍然不能否認她們在她們那個年代所帶來的影響。我沒想到的是莫文蔚和江一燕會加入,喜歡莫文蔚是因為她的歌,喜歡江一燕是因為她的人品。
節目中莫文蔚說她想自己做一個電視節目,如百老匯那樣的show,這也是她來參加節目最主要的原因,江一燕可能也是“不食人間煙火”太久,想換換口味,總之,為你們而來的。
看了第五期之后才返回看的第四期,本來是對費玉清無感的,畢竟可能年代不同,最熟悉的莫過于他和周杰倫的《千里之外》了,播到這的時候說實話,有那么一瞬間還想快進,但當我看了一點點之后就舍不得了,因為有太多太多回憶和感動。莫文蔚的歌真的是太經典,首首都是,聽著她們唱,看著她們舞,沉浸于她們的回憶,感同身受,也許每一個人對于自己來說,都會有那么一首歌,可以代表你的一個時期,那個你難忘的,或歡喜或悲傷的一個時期。感動,真的感動,遺憾自己這么晚才看到。經典和回憶在以后的我們看來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容易催人淚下。看到這一個場景之后就覺得,之前大家之前都在議論這個節目怎么怎么樣,現在在我看來,這種“溫吞”的美好,是多么深入人心。
又結束了一季 《我們來了》。
會有很多人想問為什么喜歡看、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國內這么多的綜藝,確實只剩下它是每期必追的了。
這季看到了從容老去的雅芝姐,成熟平和率真的嘉玲姐,從容挑戰生活的莫文蔚,文藝敏感柔弱的江小爬,堅強又脆弱的娜娜,熱情擁抱生活的陳喬恩,開朗大方的奚夢瑤,稚嫩叛逆的徐嬌。
雅芝姐像一灣飽經風雨的湖,看遍了世事的滄桑變化,優雅平靜的接納每一條溪流,對待每個人的每種可能性,理解著每個人的生活。她對待自己嚴格要求,為了自己想要的目標巧妙的有取有舍。她和嘉玲姐一樣,平淡而又認真的看待每一場相聚與別離,不去幻想未來,踏實地活在當下、認真地過每一分鐘。最后送禮物環節,謝娜對“一杯子”的說法是“彼此友情一輩子”。我想對雅芝姐和嘉玲姐來說會是“這些美好的擁有彼此的曾經會伴隨我們一輩子”。畢竟一輩子太長,變化無常,能確定的只有我們的未來會有我們自己,不去要求別人出現在我們的未來。
我喜歡雅芝姐。但是我希望自己活成嘉玲姐。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沒有一切的束縛,都給解決掉了
第一季偶像來了并不喜歡,看了片頭再加上分組幾乎就猜到整個節目就是宣揚一種矛盾斗爭。綜藝于我本就是休閑娛樂放松心情用的,這類“明爭暗斗”的路子,我又不是做研究,沒必要逼著自己去看。而且,我不追星。從來不會為了某個明星逼著自己昧著良心說他的作品就是多么出色。(我就是指桑罵槐~^_^)
這個節目剛播時我以為又是上一季的老路子。沒想卻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它已經季終,而我完全不舍得看完它。
考研的路上有很多煩惱,最大的阻礙來自內心。焦躁不安、沒有自信、彷徨迷茫。
當我每天離開自習室,身上覺得負擔頗重的時候,我看到了《我們來了》
趙雅芝,溫暖優雅。矜持有度。她真的讓人忽視了她的年紀。
劉嘉玲,我真的太喜歡她了。以前看新聞以為劉性格不好,還有一些其他緋聞。現在,看了這個節目,尤其第一期,問她:你想回到過去嗎?她說:不想,我喜歡現在的自己。自信,沒有過去的迷茫。
我希望有一天,能活成嘉玲姐的樣子。對自己的人生有掌握,不迷茫不無助不害怕。
最最喜歡的是陳喬恩。她真的太漂亮了,我從小看她的電視劇
很喜歡這次的更名——《我們來了》,雖然老中青三代偶像齊聚,但她們相處,沒有吹捧,沒有心機,亦師亦友……
嘉玲聽到哥哥的《共同渡過》時將眼淚藏進眼底卻藏不住對舊友的思念,此時的她沒有身份,沒有氣場。
心思細膩的一燕碰上大大咧咧的喬恩就如火花閃電般火速親昵起來,所以她們會在聽到《忽然之間》默契地相應落淚相擁,喬恩會在想到喂完自己攝像師食物之后下一秒就問,一燕的呢…
好友相處大抵也就如此這般,在身邊時會第一時間想到你,get到你的笑點與淚點,看著你鬧,陪著你哭;而你若不在,我會用我獨有的方式記住你,想念你。
《我們來了 第一季》我們來了,謝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2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