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90517
再見,總有一天
導演對這段奇怪的戀情抱著贊同、默許,甚至贊揚的態度。大約認為沓子才是豐的最愛,并試圖評價豐與未婚妻光子的庸俗,對比豐與沓子相遇相知的浪漫。藉由沓子問他:你們怎么認識的呢? 豐說:相親。 然后沓子不屑又詭異地笑了。
我仿佛看到了創作者在影片背后的笑。但是始終不明白這個來歷不明的女人難道就是理性男人的最終抉擇?她一時是個交際花,周巡在不同的男人之間;一時是個富婆
是不是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朵白玫瑰與紅玫瑰,歲月流逝,沒有相守的那一個成為了蚊子血映襯下的白月光或白米粒反射著的朱砂痣。我討厭這樣的感情。無論是因為電影情節而被賦予厚重感的詩,還是細膩的特寫鏡頭、精致的場景,都說明它無疑是一部好電影。但就像影評里說的:男人拍出來的電影總帶著對男人的僥幸心理,所以,三顆星。
To live is to prepare for goodbye;
For loneliness is a friend who will not betray
Shiver not into pouring love, instead buy an umbrella;
Bileive not in happiness, even in the passions of love
Confess not your love even if you would die for it;
For love is like a season;
It comes and goes to decorate life’s boredom;
Th moment you call it Love, it melts away, like an ice sculpture…
Goodbye someday
Happinnes lasts not forever, As Despair lasts not forever.
Somedays there is goodbye;
Somedays, theres is Hello
At death, some look back on being loved;
While some look back on having loved…
I shall look back on having loved…
一部真值得所有成年人看的電影
很多人記住了韓國導演李載漢拍的《我腦海中的橡皮擦》卻很少有人看過他真正嘔心瀝血拍的《再見,總有一天》,就像大家難忘北海道大雪《情書》里的中山美穗,但不知道真正驚艷了歲月的她在這部電影里有多美,反正過去10來年了,我都沒忘了她飾演的沓子在曼谷的那座叫東方酒店里作家們毛姆的房間里熱帶風情珠簾紗幔都擋不住的美,一個毀三觀的卻恨不起來的“壞女人”
每一個“好青年”都會想做一次或多次壞孩子,里面沒有一個完美的人設,但卻真實得像隨處可見
中山美穗真是永遠的偶像 就算上了年紀也仍然那么美
當時看了過后便保存下了這一段文字 用日語表達出來挺美的:
いつも人はサヨナラを用意して 生き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人們必須隨時準備好說再見
孤獨は最も裏切ることのない、友人のひとりだと思う方が 良い。
最好能了解,孤獨是最不會背叛人的朋友之一
愛に怯える前に傘を買っておく必要がある。
對愛情膽怯前,最好先買把傘
どんなに愛されでも、幸福を信じてはならない。
不管如何被愛,決不能相信幸福
我沒看過紅玫瑰和白玫瑰,不知道說的是不是一回事,表面看有點相像,呵呵。如果從女性的視角來寫的話,是不是會有紅松樹和白樺樹一類的對應呢。對于什么情人啊、正室啊,這些我都不想評述。
小的時候一個筆友跟我說,要我陪她一輩子直到永遠,當時我回信給她說,我只能陪你到下個十字路口,但是這個路口我不知道在哪里。后來呢,結果正如我所說,在某個路口走散了,說不上是誰放棄了誰,就是走散了,走遠了。很早就寫下了《隨緣》那樣的文字,但是那個時候的我究竟在想些什么呢?我曾經買下很多的雨傘,但真到下暴雨的時候,發現還是被淋濕了,那些傘根本就沒有用。
我也曾經想做那棵等待著小王子卻只有短暫生命的薔薇,但是卻沒有盼回任何擁抱,那倒底是小王子在飛回來的時候出了問題呢,還是他還是找別的薔薇去了,又或是他根本就沒想過要飛回來呢。種種這些,可能都有,可能都沒有。
我們常常要在愛情和正常的生活間做選擇,似乎這兩者總是在沖突,我們似乎總是在不對的時候遇到了真愛,小時候我們叫早戀
再見,總有一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