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48505
新《三國》開局印象:心有余,力不足
拍的叫啥玩意了,垃圾!高希希還是去拍愛情劇吧,這種恢弘的歷史劇不適合你!
演員選的就爛,第一集就看出山寨的跡象,沒心情看下去了!
那個董卓說話不論不類,呂布脂粉味太重,劇情也十分雷人,勸大家別看了。
還有就是高導,你以為拍歷史劇搞點電腦特效,搞個大場面就叫大片了?關鍵在于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董卓廢立皇帝,在洛陽大開殺戒,那么嚴苛的政治環境,王允假借生日之名以圖大事,曹操借寶刀欲誅董賊,這么好的題材讓您給拍的如同兒戲一般,實在是懷疑您的控制力啊。
但是電視劇其實關鍵在于編劇,能否在有限的空間里重造驚喜,看完第一集就覺得這個編劇是個腦殘!沒能力就別寫,這么垃圾的東西搞出來不是害人呢!
怎么說呢,我先不下結論。影視作品本來就是和政治,歷史所不相干的現代高科技大眾的藝術作品。所以合不合歷史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在于作品本身到底好不好。好不好得和同類作品相比,所以我們拋開被熟知的史書《三國志》,小說《三國演義》。避免陷入誤區,好比驢唇不對馬嘴。顯然電視劇《三國演義》是可以和新《三國》相比的。比后才知好賴比,就要認真的比,就要從劇本,編劇,音樂,美術,人物造型,攝影,剪輯等等。 舊版電視劇《三國演義》拍攝于上個世紀90年代,當時的技術是不如現在的,導致一些技術方面不能與新《三國》比。但無論從美術還是從人物造型或音樂,我認為舊三國無可置疑做的是遠非新三國相比。舊三國的人物個個塑造的生動鮮明,道具場景方面真正做到了把幾千年前的社會狀況和古代那種原始的破爛,陳舊而又件件逼真的場面活生生的展現在現代觀眾的眼前(筆者認為,能把古裝戲中的各種道具場景作古是很重要的,顯然現在國產古裝戲的這一點很差),還有就是舊三國的音樂作品,可謂經典(這里筆者沒發在形容了
指天發誓,我真想棄劇不看的。但是看到大都督看著小旗飄揚突然吐血倒地我突然萌了,旁邊我娘還一個勁地問:“他為啥呀為啥呀到底是為啥呀?”我真想回她一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大都督的心在動。”
諸葛居然被小喬放走,我隱約看見公瑾戴的冠上彌漫出了堿式碳酸銅。本來我還指望著看見軍師開心地騎著子龍的白馬摟著子龍的腰回頭沖仰面吐血的嘟嘟邪魅一笑,結果只看見了一個大媽和很缺心眼的阿蒙。幸好嘟嘟執意將大媽趕走出了我一口惡氣,人家男人打仗,你瞎攪和什么啊,這樣不是顯得人家孔明更沒溜了嗎,逃跑都算不好時間,還非得躲人家人妻的裙子底下去。
當然這些都不足以成為新三國今日笑點,今天的重點,是宋穿。
話說宋朝是個經濟繁榮軍事發達人民安居樂業的年代……起碼頭些年是。身在亂世的人們想念太平盛世,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有一天,諸葛夜觀天象,驚覺自己身高八尺,容貌甚偉,美若良夫,與其在這沒前途的哥兒仨手底下打工,不如干脆穿越去做個四阿哥什么的(誤),于是他叩牙作法,biu~的一聲,就穿了……
作為稍微了解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人看著實在難受,標題就不能標明“大量改編”嗎?開始就要看著武藝天下無雙的反賊呂布變成有情有義的小白臉,圍繞徐州城看著那個蛋疼,也就曹操一人讓人看著爽快。說到底這標題太過籠統,直接說清楚不就沒誤會了嘛,如:大話西游,一看就知道是西游的大改作品,也就少人拿原著說事,也沒有看一點就以為自己了解《西游記》的人來煩,大家開心。
為什么有人拿原著說事?就是因為有喜歡原著的人怕其他不明真相的人當改編是原著。
編劇就是一個腦殘品,顛覆三國人物關系,顛覆三國故事情節,顛覆三國人物性格,這樣做,對那些沒看過《三國演義》小說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來說,真是毒害不淺,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是對歷史和文化犯罪的行為。去死吧,豬酥金和搞嘻嘻,一對SB。
董卓叫自己的女婿李儒為“好兄弟”,呂布稱呼自己的岳父曹豹為“表弟”,貂蟬只是一小妾卻非要提升為正妻.......簡直是慘不忍睹。垃圾中的垃圾。羅貫中地下有知,肯定被氣吐血了。
還是去看小說吧,真正的精彩經典。
小生不才,只是酷愛歷史與電影...近日見 《希版三國》橫空出世..抱萬喜之心情觀之前段...觀畢,只想借《三國演義》里關二爺在幫曹操斬顏良誅文丑時候的一句話來形容本劇導演與編劇:“吾視此人如插標賣首!”
好好的一部巨著,能讓你們折騰成這個樣子...還口口聲聲的說為了創新,動不動就用原版也是虛構等來作擋箭牌...愚蠢至極!您要真想規避責任避開板磚,不如把您開頭“大型史詩電視劇”改成“本故事純屬虛構”
說開篇
對待歷史要嚴謹!尤其是大家都熱愛而且熟悉的那段歷史...凡事都要有個譜!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不假。但絕不可以斷章取義!!高于不等于亂來!!導演,編劇,劇組,一個比一個傻,一個比一個無知...開篇便是“一百多年的三國如何如何...”什么是三國?三國是從哪個時候開始的,你們知道嗎?黃巾之亂后?官渡之戰后?赤壁之戰后?...公元220年曹丕受禪稱帝,為魏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國號漢,定都成都。公元229年,孫權也稱帝,國號吳,定都武昌,后遷都建業。至此
新《三國》開局印象:心有余,力不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