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是一部教育題材劇。
盡管它在主要角色塑造上有點兒極端化,但它的確是精準捕捉到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焦慮與無奈,也因此靠著劇情衍生的“話題”頻上熱搜,成為當下討論度極高的熱劇。
我追《小舍得》最大的感慨是:
人生,就是一場“身不由己”。
人生,更是一場“反身不由己”的持續抗爭。
教育問題,其實從來不止是教育問題本身。
教育問題,首先是一個系統與生態的問題。
當你被不由分說地“拋入”一個內卷化的“生態系統”時——無論你是來自哪個階層的父母,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

看這個劇的時候本來開了一下彈幕的,后面又關上了。然后來豆瓣瞄了一圈。一言難盡。
要么就是罵蔡菊英小三上位,要么就是罵南建龍渣男,要么就是罵田雨嵐犯賤,要么就是罵顏鵬吃軟飯。看一劇完全成了大型道德優越秀場了。
就算不秀道德優越,也有一幫政策達人科普說米桃作為外來務工子女是沒資格和夏歡歡顏子悠一起上學的。關鍵是最有意思的是,說完這個以后還要說這部劇是在制造焦慮?
明明就是自己對這一切充滿焦慮好吧。因為你非要對照現實說“沒有資格一起上學”

我掐指一算,已有入職教師崗位半年了,經驗談不上,就是會遇到各種奇怪的家長。前段時間正好聽辦公室的老師在說《小舍得》,閑著也是閑著,就等到這部劇快劇終的時候開始了刷劇。無意一一對號入座,但也將生活中遇到的家長分成了幾類,其中有一些甚至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家長。
01
第一種,雞娃出身,因而對孩子采取全方位的雞娃養成方案。
第二種,自己不雞,強迫孩子雞娃。
第三種,孩子大人都想雞。
第四種,雞不起來的孩子,努力調節心態的家長。
第五種,無形之中被潛移默化在準備雞的人。

文|彌小木
家庭聚餐是有些父母的高光時刻。因為他們的孩子足夠優秀,因為他們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們是“別人家孩子的父母”。比如,電視劇《小舍得》中,蔣欣飾演的媽媽田雨嵐,有一個學霸兒子,她的自信,完全來源于兒子的學習成績。
每一次的家庭聚餐,蔣欣飾演的媽媽田雨嵐,都十分重視,因為可以展示兒子的好成績。
家庭聚餐中,在外公的要求下,宋佳飾演的媽媽南儷,給女兒伴奏,展示了女兒歡歡的歌喉。
而另一頭,田雨嵐聽完歡歡唱歌,也讓兒子去表演。表演什么?背圓周率
可能因為身邊的發小和表兄妹都是學渣,所以從小到大也沒怎么被“別人家孩子”鞭笞過。但不是每一個人都這么幸運,就拿我的小表妹來說吧,明明琴彈的很好人也漂亮,還在美術比賽里拿過優秀獎,可還是每天被我小姨不停的念咒:別人家的孩子數學考了100,別人家的孩子拿了奧數冠軍,別人家的孩子能倒著背誦出師表……就像現在的眾多雞娃家庭一樣,給報了這樣那樣的補習班,買了比我多十倍的參考書,仿佛完全看不到她其它的閃光點。
但現實的結果是,表妹并沒有走小姨計劃好的那條路,雖然沒有考上很好的大學

田雨嵐真的要把我氣到了,她一邊花著公婆的錢一邊不讓人家插手孩子的事,在南家整天挑撥離間,這也就算了,三番兩次給南麗工作使絆子我太接受不了了。他兒子攤上這樣的媽也太慘了。田雨嵐她媽媽該說不說,很愛南建龍的,南建龍太自私了,從頭到尾只考慮自己,出軌是他,離婚是他,再婚也是他,盡管他說出離婚原因試圖洗白,我還是覺得他是渣男。南麗開始很好的,后邊變成這樣我也很無語。全劇最愛長公主

【小舍得】田雨嵐真的把我氣到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