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影評,觀影的一點感嘆,想到哪寫到哪
在影片中,日本人是戰勝者和統治者,但卻沒有這樣的風范。
從言辭到行為,仍然藏不住骨子里的卑微,雖然和英國人一樣都是島國族群,但他們還從來沒有得到過大國文明的體驗和洗禮。
當英國軍官被從幽禁室里面釋放出來的時候,我看到了堅持的勝利、抗爭的勝利。
但其實正如同那位英俊上校所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文明,那是文明的勝利。
文明,包含了太多的東西……
至少,在歷史上的那個時期,西方人,不,應該說是英國人,要比我們更深的理解這個詞的含義。
設想,如果是一批被俘虜的中國軍隊,中國人會怎么做,結果又會是怎樣……
深入的思考一下,那個固執的英國軍官,他遵守的是怎樣的一種游戲規則,這種固執的遵守究竟帶來的是什么,又是什么讓他這樣固執的遵守呢?難道是英國式的驕傲促使他向日本人展示他們的生活方式(邊吃邊談以節省時間)和行為方式(自發的要求提高工作強度)?在修橋的討論會上,已經不是戰勝者和戰俘之間的對話,而是兩個合作方之間的討論了。

《金剛川》與《桂河大橋》《遙遠的橋》《橋》這樣的戰爭與橋電影之間有何差距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十個月的評述鏈接
中國電影是很難提前定檔的,因為受制的意外因素太多,不管哪個層面冒出一點問題來,之前定下的檔期,立馬便成了“未知數”,說來說去,感覺這跟種地一樣,還是個靠天吃飯的行當。
其“復雜”程度甚至會讓人想到戰爭來,那可不是在京劇戲臺上翻幾個跟頭,來兩下“吊毛”這么簡單,甚至跟沙盤演練,在地圖上指來劃去的,也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電影里共有三個上校,算假扮軍官的美軍士兵一共四個,歐比旺演的戰俘營里的英軍上校尼克森應該是話題性最高的一位。
電影的高潮之前,他沒有做錯任何事,為捍衛戰爭法規,堅持軍官不參與勞動的原則他做到了,這個合情合理。
隨著劇情發展,參加大橋建設,似乎也沒什么問題,畢竟戰爭法規好像沒有限定戰俘不能積極參加勞動吧? 所以,也不能說他錯了。
積極建設桂河大橋,其正面價值電影里有很詳細的闡述:提升士氣、證明價值、更好的待遇……用上校本人的話說就是軍隊總要是士氣旺盛的

《桂河大橋》:原則問題(IMDB TOP 084)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