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曾寫“他抬頭看到了月亮”,那這部劇就是在一地雞毛里撿起了舊撲撲的月亮。因為自己當年一腔熱情在中文系和英文系中選擇了后者,所以無論回看時隔著多少濛濛的失意和悵眷,還是對English department有孤勇驕傲的執念,就像我們的chair站在party的紅樓梯上面對眾人說的:English, is such a great department. 讓我最感動的,是年輕的老師和老教師都會在紐約時報把Moby Dick拼錯時share了那份:It upsets me. Well,that makes two of us. 是可愛的Prof.Joan倔犟的聲稱:“你可能不喜歡我

《英文系主任》的第二集中,Rentz在課上討論Moby Dick,學生有人問為什么不討論其作者赫爾曼的家暴問題,Rentz給出的回答是“讓我們更加關注文本本身”,但顯然難以服眾。(這么拍應當與女性主義在學術圈內抬頭有關,但作者想要表達的顯然不只如此)
這令我回想起大學前三個學期上過的文藝理論課程(通識類),第一個學期與第二個學期的教授年紀不小,在風格上也類似Rentz,更重視分析具體的文本;第三個學期的老師講莎士比亞,則大量地摻雜了對“莎士比亞其人”以及寫作時各種context的關心

第一集
很有趣! Get your shit together 也告訴自己。
前天全部看完了,中間還好,最后一集金智允在聽證會上說的真的很讓人淚目。作為學生,我們也一直在期待,有能把教育放在第一、把頭銜和評級和學者傲氣放在第二的老師。作為觀眾,我也第一次從第一主人公的視角看一個冷門學系的浮浮沉沉,僅憑一個人的力量,實在難以打撈。可是難道要坐以待斃嗎,至少要一試吧。
也許是外行人摸不著門道,總覺得文學內容的濃度有點小,跟原來期望的不太一樣。但也有幾處的引用開人心智。
吳卓珊的演技出色沒得說
2021年秋天,我完成了一年通識教育,終于可以選英文系的專業課了。剛開始以英文系學生自詡,電視劇《英文系主任》(The Chair)就開播了。這個劇的很多笑點來源于英文系的生活,比如學生闖進老教授的課堂,冒失地問:“這是‘性與小說’課嗎?”聽說不是,學生扭頭就走,留下老教授凌亂地喊:“這是美國文學概論1850到1918……”
我的專業課上也發生了新鮮事: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的教授竟然給學生發筆記。我從未見過如此服務周到的教授

本來是抱著看喜劇找樂子下來看的,看了后發現并沒有帶來什么樂子反而帶來了一些思考
劇里一萬個那種點,少數裔支持,女性員工占比,學生運動,沒品笑話,學校機構比起教書育人更看中錢等等等等。但不知道是劇表達的問題還是我理解的問題,不能很好的區分它們到底是在宣揚這些還是諷刺這些,我覺得應該是我理解的問題畢竟對這種事情太不擅長了。
有一些劇情看著很明顯讓我不舒服的我想要批評,還有一些糊里糊涂的又讓我不知道該有什么情感才對,就很別扭。
女主角收養小孩結果自己又是工作繁忙
【英文系主任】短評寫不完了,長評寫一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