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是愛的一部分,所有沉重的東西,它們的重量都在于其所帶來的痛感。
對照樂觀的定義,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我以為,所有可以讓人徹頭徹尾幸福的東西,終究會讓人徹頭徹尾地痛著,這才是平衡,一切所得和所失都是均衡的。《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里說,愛是傷痛過后的永恒幸福。愛是一顆子彈,穿過胸膛的子彈,活下來的人,得到它的人,獲得了永久的幸福。
雷志明篇。
無論是二十歲還是三十歲,在愛著的時候,他從未成熟過。傷的越疼,愛的越深,這愛埋在深深的疼中。他的笑,他的淚,他的強悍下的溫柔,他的憎恨背后的深愛,他的深愛之中的膽怯。二十歲,雷志明在江北的江邊說出他的理想,要去大草原。那理想煥發著青春的暖暖的陽,煥發著還未完全被生命之痛侵蝕過的活力,那是男孩的理想。十年里,他始終愛得膽怯,愛得溫柔又殘酷。強悍堅毅的外表下是敏感溫柔的心。任何青春都敵不過突發而來的偶然,悲劇從偶然開始,幸福也從悲劇開始。關懷,衛鐵民,他生命中的兩個女人。他把男人的胸膛和情誼給了鐵民,卻沒法給她愛;他把所有的愛和恨都給了關懷

看完了,就開始質疑。
在這部片子里,愛情根本就是顆不幸福的子彈。而且傷害的彼此雙方,你愛的越深,你便傷得越重。
陳思成演的不錯,比《士兵突擊》里把人物塑造的更完整,更有血有肉,也許這部戲里才把演技抒發開來了。是從《士兵突擊》才知道陳思成的,但發現這部劇里,他的眼神,他的表演才真正認識了他。
為什么人們總是因為別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吶,好人也會做錯事,但是做錯了事及時糾正就好了,何必要一錯再錯吶。
關懷是一根筋地愛著雷志明,雷志明又一根筋地認為是關懷害死了他母親,或者說是執著于這么件事。二個明明相愛的人就這樣受折磨,怎么還敢說愛情是顆幸福的子彈。而且最終被傷害的是曉歐演的那個角色,難度真正愛的人總是受傷害的對象么,他也是被那顆子彈打倒,且不幸福的結尾。
也或許被愛情這樣一顆子彈打中,是痛并快樂著的。鐵民和江林的愛情結局還好,雖然最終二人走到了一起。但是其間的痛苦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感受最深。
總在警匪類電視劇中看到的王挺,在這里演一名腿有點瘸,有些窩囊的老公,而郭柯宇出演這么一個世俗的姐姐

看完整部電視劇 ,越看越難受。
剛開始幾集覺得他們的青春很純很羨慕
羨慕剛開始的江林和衛鐵民,那種無私純真的愛真的很難得,
讓人心疼的是江林變了,可是后來他回來了,我覺得從前的江林又回來了
盡管很多人說關懷很討厭,可是我一直很喜歡她心疼她,因為她愛的太執著的,真的是用整個生命在愛雷志明。這個造成了后來她愛的那么偏激,做了一些錯事,志明才那么恨她。
看著志明對她說的那些傷人的話,真的很替她心疼 ,愛沒有錯 。
鐵民是真性情,敢愛敢恨 ,可是我覺得她不應該跟志明結婚 ,他明明知道關懷那么愛他,他也愛著關懷,她抓住的救命稻草怎么能是志明呢。
志明很偉大但是他犧牲了自己和關懷的愛 ,鐵民不能那么自私。
就只有關懷一個人想把錯誤改正 ,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志明太懦弱了,但也不得不說他很有責任感。是個好男人。
后來,覺得志明不該那樣用言語傷害刺激關懷,但是也說明他也還是愛著她,只是愛中有恨 ,最后她拖著受傷的身體去見穿著婚紗的關懷去告訴她那就是愛情 ,真的很打動人,他們的愛情真的是一輩子的

題記:年輕的時候,我們都以為,我們特別勇敢,任何人都不能碰我們的愛情。我們保護著珍藏著的感情,無堅不摧,然后,我們一點一點把愛情碾碎了,用手指,指縫里是艷紅的血,流淌著。你許過誰一個永遠,可是那個人不曾等你,你也轉頭而去,直到現在,你突然發現,連過去懊惱的后悔悲傷的情緒也離你遠去,你不得不承認,你老了。我終于懂了,原來很多人的青春都是一樣一樣的,最后他們都在復制粘貼,重復別人幸福的樣子,但他們心里知道,那些都只是形式主義而已,他們都是軀殼,心埋在某年夏天的某個雨夜。
如果那三年的時間,雷志明和鐵民沒有結婚,那個三年后,雷志明就可以跟關懷在一起,鐵民就可以再一年后等到負心漢江林回來,等到江林再重新把她擁入懷中。
如果那三年前,關懷的姐姐沒有去找雷志明的母親,江林不再鐵民家受到侮辱,那么江林也不會被寶寶誘惑,不會拋棄鐵民。
如果三年前,關懷再有勇氣一點,和雷志明生米煮成熟飯,那么她就不用再后來的十年里兜兜轉轉。
如果?
但是青春給過人們多少個選擇呢?想起東邪西毒里面的話,年輕的時候

很成都的一部片子,很像我以前的一個同事,也有些70年生的青春期的萌動。拍的不錯,比無處安放的青春有故事感。

作為一部值得收藏的好片小心放進牒包,對于我,真正值得回味劇集不多,子彈是一部,卻同時是讓我覺得重看需要勇氣的故事。
他們的故事,我卻看到了我們一點點流逝的青春,愛了痛了,那些流過的淚水浸入骨頭里了。十年,曾經年少輕狂的我們早已開始為了生活奔波,可是那些最初的夢想,最純粹的愛情和友誼,若能伴隨一生,又該有多好。

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有愛的人都好好愛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