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張徹導演在宣布開拍《新獨臂刀》時,曾對外宣稱:“這是一個與電影《獨臂刀》完全不同的新故事。”從成片來看,張導演所言非虛,雖然同樣是武俠題材的影片,《新獨臂刀》與他的成名作《獨臂刀》之間,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設置,思想主題,都沒有任何關聯。可以說,除了主人公都斷了一條手臂這一點設計相同外,《新獨臂刀》帶給觀眾的是一個全新的獨立故事,代表了創作者希望用新的方式和內容與觀眾進行溝通。
如果說

看到封俊杰(狄龍)說:“我要是有三把刀就能破了你”時,還在想著看他和雷力(姜大衛)聯手三把刀。沒想到,結局會是這樣的。
這是亙古不變的主題:老謀深算的江湖前輩遇到少年英雄----嫉才妒賢,不是利用自身優勢引路,而是挫敗之,以期一蹶不振。少年英雄成功的春風馬蹄總是繞不開挫折。而這挫折來的又是如此突然,如此蠻橫陰險。他們太年輕太缺乏世故經驗,太容易使意氣,太輕敵,所以會碰到各種偽善各種陰險。片中少年英雄的挫折,是那么令觀者心痛、胸悶,更何況是片子里那些意氣風發的少俠們。當封俊杰撩開衣服,發紫受內傷的胸膛袒露堂上,當他質問:“我是第幾個?”我的眼淚都要下來了。想到他和雷力的友情,他們是那么坦蕩,雷力幾次讓他提防,被他豪氣地拒絕了。他死得很爽快,也很悲壯英武。其中自有滄桑悲涼的成分,好在勝利帶走了這一切,至少他的朋友替他報了仇。他們的友情沒有完,他們的友情幫助雷力實現了成功的復仇,也在這一役中使他重拾大刀,手刃敵人,平復了創傷。這不過是過度解讀,也許,勝負已不再重要,他不過是要陪他一起死。

榜首幾篇所謂高分影評,盡是強行解讀,故作深沉,無中生有,大抖機靈。給自己耍的把式引經據典,又是理論靠山,又是名著背景。
張徹大俠帶給觀眾的就是視覺沖擊和動作快感,再加一些江湖豪情,如是而已,有必要把一條舒適合身的棉褲拆的襠破絮飛嗎?
真不愧是些九流作家三級詩人,無病呻吟惺惺作態相當有一套,止增笑耳。

這部電影,仍然秒殺現在眾多電影。拍的非常精致。燭火照映的小酒館,陰郁的黑衣少年,淅淅瀝瀝的雨聲,反射的刀光。雷力雨下送芭蕉,從酒館走出,走過小橋的長鏡頭;觸動心事后雷力獨自走入雨中,雨流過他的臉;知道封俊杰死后的憤怒,從他走路的姿勢速度,還有橋邊反手握刀的肅靜中都能感受出來。
姜大衛拍這部片子時,感情,表情,肢體的表演對二十多歲的演員來說,已經是渾然天成。
武打動作上,要考慮到他大多情況下是一只手完成的,另一手臂是縛在身上,難度增加了很多。小酒館里他保護芭蕉時,在地上滾來滾去,不用手扶地,立刻站起這個動作雖然看起來很簡單,我們做起來其實很難。和封俊杰坐在繩子上,腿盤起,手也不扶繩子,這個平衡是很難把握的。姜大衛和狄龍坐在繩子上,狄龍躺在繩子上的畫面實在太美了,真得是江湖少年,青春年少!!!
后面的大決戰雖然看起來不象徐克的飄來飄去的好看,但那都是實打實的動作,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相當厲害了。長長的棧橋,委屈的白衣少年,眾多尸體和鮮血,沖擊力實在是太強!

《新獨臂刀》快意恩仇的江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