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2759
“法國女人”縱欲:自私與貪婪
你們都說看到了偉大的愛情,但我看到的卻是愛情的貪婪與自私。
你們說女的不開心,又為何不愛護呢,情人、孩子、丈夫三處她都是她愛的,為何要逼她分離呢。情人在她丈夫為國效力乘人之危要她走就是貪婪和自私,后面看她痛苦還逼她也是,卻不知當時情境并不適合她。最終把女的誘騙成為了愛情的奴隸。
此片只是法國人為自身的縱欲訴說愛情既是一切。但愛的力量也是有大小的,當遇到愛情時就自認為無可救藥時就已經在為他們自己辯解。
法國人天性浪漫,性與愛自自然然。至少在電影上,從侯麥導演的作品開始,看上去都是美好而純真的。在他們大部分人的價值觀念里,愛情和性欲所具有的重要性先于愛國主義、宗教和政治信仰。法國電影多具有純碎文藝片的氣質。性愛是跨越不過的主題。男女主角在里面赤身裸體,自信、毫不吝嗇地展示自己優美的胴體,法國人的性與愛,是在頭腦中進行的,是與他們的人生密不可分的,也是很自然的。
從這點去看,看法國的文藝片是一件相對來說比較輕松的感受。
至少在我看《冬天的心》、《一生的愛都給你》的時候感覺如此。
這兩部片子都不去刻意地探索一個道德倫理,不去試圖揭示性、婚姻、道德之間的關系。它們不提供太多的哲學性思考的東西,拷問的時刻不多。它們只是在你眼前打開一副畫卷,緩緩展示,不發一言。
抒情、優美的情色鏡像并不是我喜歡這種文藝片的主因,盡管畫面確實很美,展現的方式很自然。婚姻與婚外戀、忠誠與背叛、欲望與誘惑、道德的束縛與自由的欲望的沖突在電影里并不特別激烈,情節往往很簡單。然而,正是導演這樣始終如一克制、平靜地慢慢敘述
很多年前就知道這個片子,但是并沒有認真看、更沒有思考什么。今天看了卻淚流滿面。
也許很多人會把女主人公讓娜看做是蕩婦,當她的丈夫冒著生命危險在保家衛國的時候,她卻在后方尋歡作樂、周旋于不同的男人之間以打發寂寞、排遣空虛。怎么說呢?這個評價沒有錯,但卻是出于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心態。就好像是一個衣食無憂的人嘲笑一個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人沒有文藝細胞、缺乏精神追求一樣。很多事情,當你沒有感同身受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主觀臆斷。
當你和愛人朝夕相伴、執手相看的時候,當你和愛人帶著孩子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想過那些和讓娜一樣的人們是怎樣形影相吊、孤單落寞地撐過一天又一天的平淡生活嗎?讓娜矛盾、掙扎、痛苦過,最后還是為了孩子犧牲了自己感情,結果郁郁寡歡地死去。一個正常的女人或者男人,倘若處在和讓娜相同的情形下,恐怕都會做出和她相同的舉動。誰又能或者說有資格苛責她什么呢?她只不過是一個可憐的女人,當看著女雜技演在兩個男演員之間輾轉翻騰的時候,她心中是多么恐慌。讓娜的丈夫路易也很可憐甚至可敬
一生的愛都給你
伽藍 Apr.14, 2007 22:46 于深圳景田
Apr.14, 2007 22:46
我處在一種震驚中。
我知道,過陣子,我能解決這種震驚帶來的疑惑。我還會明了,但我現在處在“進行中”式。
很多天, 我一直想重看這部片子,但很多事情是這樣,不到那個關頭,或者沒有到一個恰當的時候,它只是腦中的一個念頭。一直滋生到足夠的程度,正好碰到了一個合適的機會,于是——上帝又打了一個響指,它就誕生了,念頭變成了實際行動。
剛才我一直在看《沉默的羔羊》三部曲,到了紅龍了,前面的漢尼拔因為那個震驚的事情幾乎沒看,當我說完話回到我的椅子上時,我在考慮是繼續看紅龍,還是換《 Une Femme Francaise 》。
這種震驚是突然明白原來一個人一直在騙你。
碟放在了dvd光驅里,沒看。2點多去睡覺了。
Apr.16, 2007 1:02
我一邊在聽《天堂電影院》和《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音樂。找了一些我喜歡的段,這些天陸續記譜下來,準備彈。今晚練琴手指頭很順,練了一個星期的哈農還是很有效的,我近乎迷信哈農
《一個法國女人》是一部老片子,1995年上映并獲得法國凱撒影展最佳影片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一個法國女人》由法國影帝丹尼爾·奧圖耶和法國影后艾曼紐·貝阿共同演出,中文譯名也叫《一生的愛都給你》。很多人都認為后一個譯名更為凄美動人,也更配得上故事中那段纏綿悱惻的愛情。但我覺得《一個法國女人》這個直譯的名稱,雖然樸素,卻點出了隱藏在這部電影背后的現實困境,遮蓋在愛情面紗下的真實枷鎖,掩埋在戰爭這個男人世界中,一個法國女人被迫面對的銘心痛苦。
在《一個法國女人》中,丹尼爾·奧圖耶飾演一個法國軍人路易,深愛著由艾曼紐·貝阿飾演的妻子冉娜。當二次大戰爆發時,路易參戰被俘,5年后才得以回到家人身邊。當歐洲戰場終于落幕,路易又被派到印度,參加印法戰爭。冉娜是個美麗動人、纖細多情的女人。當路易被德軍俘虜時,冉娜背叛了他,和路易的戰友亨利住到一起。盡管路易的家人都很不諒解冉娜,但是路易回到法國后,還是原諒了妻子,重新和妻子一起生活。冉娜說,我不愛亨利,可是我是一個女人
《一個法國女人》,又譯《一生的愛都給你》,因為它的名氣,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整部電影。我首先感到的是揪心,其次是憤怒,最后是無奈。
電影始于二戰前的法國。年輕美麗,情感豐富的法國女人讓娜,與軍人路易結識于去往雙方哥哥和姐姐婚禮的路上,路易父親突發心臟病的意外插曲延遲了哥哥姐姐的婚禮。次年,兩對新人同時舉行了婚禮。新婚后二戰爆發,為了保家衛國,路易義不容辭地踏上戰場,與獨守空閨的讓娜一別五年。五年中,守不住寂寞的讓娜“出軌”了。她生活在孤獨恐懼中與不同的男人發生關系,路易回來時她正與路易在戰俘營的戰友亨利同居。她請求丈夫的原諒,承認自己的脆弱,并且說她不愛那些人,她只是需要情感撫慰,以讓自己能有勇氣活下去,等著丈夫活著回來。路易深愛她,經過痛苦的掙扎,選擇了寬容。兩人重新開始,生下了一對雙胞胎。
在二戰結束之際,路易以盟軍軍官的身份到德國進行接管,冉娜隨丈夫一同遷往柏林,路易一家,住在一個德國音樂家的房子里,過起了讓娜渴望的短暫的一家人相守的平靜生活
“法國女人”縱欲:自私與貪婪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