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聽說《黑處有什么》口碑不錯,那天晚上在度假村的酒店,已經喝醉的我竟了無睡意,便在網絡電視上挑選了這部影片。
我不能說這部電影是一個故事性特別強的電影,但片中圍繞少女成長環境所“重建”的90年代的空間感,還是讓我饒有興趣地看完了。雖然我不是女孩,但她的成長環境顯然和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個時期,刑偵技術尚停留于肉眼觀察和為流言左右的年代,冤假錯案以荒謬的論調和奇特的取證加以形成,人的道德觀念和性意識處于壓抑、封閉的狀態。女孩曲靖的成長,無疑處于一個大環境比較閉塞

臥槽,看著看著就完了!一直以為會有什么重大的案情或情節,始終在等。期待反轉,結果就這么淡淡的流水賬,甚至都沒有流水,就是普普通通的校園,家庭生活,穿插一點點案情,這是拍的什么玩意啊?原本想給三星半,因為學校學習時代拍的非常真實,但結尾打些文字就對觀眾忽悠過去了,太接受不了!還是二星半吧!

看了一圈評論覺得甚是有趣,大抵女性觀眾覺得細致而動人,男性觀眾覺得膚淺而矯情。我是女性,又恰好是生于電影所要展現的年代前后,這或許就是我無法用最公正的語言來評價這部電影的原因。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太過真實又太過分裂:輕描淡寫卻沉重至極,帶著藝術電影的氣息,卻只是為了掩蓋血腥的味道,一如少女難以言說的成長過程。
【成長的血腥】
我不知道男孩是怎樣成長的,或許是夏日的陽光和汗水,兄弟間無傷感情的打打鬧鬧,對父母管束的反抗,以及一個漂亮女孩帶來的若有若無的忐忑和憂傷。但是,對于女孩而言,成長總是深刻而痛苦的,且帶著血腥之氣。
如片中的女孩,父親受了較好的教育卻依然保守刻板,母親嘮嘮叨叨抱怨著眼前的一切,閨蜜永遠比自己美麗性感,為敬老院的老人講故事卻遭到猥褻,走在街上還會被面目可憎的傻瓜覬覦……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充斥著太多消磨意志的雞毛蒜皮,充斥著太多難以預料的危險,充斥著太多莫名的無奈與自卑。
為什么說女孩的成長是血腥的?因為一個女孩的性別意識真正覺醒之時往往與月事有關

曲靖的父親讓我覺得很真實,和我的父親很是相似。
同樣是碌碌無為,同樣是堅持自我。
無論是大男子主義地嫌棄著自己的老婆,
還是一絲不茍地工作,
或者溫柔地給被冤枉的罪犯處理傷口,
亦或跟女兒講你是我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
告誡女兒那個男的就是在勾引你!
好可愛
好可愛
那就是我的父親
完全不覺得在看電影
那就是我的父親
離家許久
甚是想念

本來我以為,青春是走夜路,黑咕隆咚跌跌撞撞。看完電影之后,我才發現,原來青春是青天白日走在麥田里,哪哪兒都是明晃晃亮堂堂的,哪兒哪兒都是生機勃勃的,卻偏偏找不到出路,記不得來路,我怎么就走到這兒了?這兒是哪里?我該往哪兒去呢?
電影有女性的纖細,女性的敏感,女性的沉著。但只差一口氣!我也說不上來,但就差一點點勁兒。
不過還是感謝導演和影片。讓我可以看到正常的青春。而不是小時代和種種IP劇。
受朋友邀看了點映、本著說良心話的原則、片子介于兩至三顆星之間、最后鑒于是導演處女座、還是給三顆星吧、不能再多了...
話說、前天朋友興奮地和我說、“聽說了么?有一片子特牛逼、你不是喜歡看棒子國的片兒么?這和殺人回憶差不多、導演到時候也來、你快來啊~~~!!!”聽完當時我就硬了。于是、搜了一下該片的信息、網上也充斥著和殺人回憶的對比。確實還挺期待。
今天滿懷希望的看完了、由于還沒公映、就不透露情節了、咱就事說事。
講道理、可別替導演吹牛逼了、故事真沒那么復雜、就是一個少女的成長史、包裹著犯罪元素的青春片、探討的就是中國式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法律的不健全、一切都是模模糊糊、欲言又止...
而且、那些零散的時代特征和人物有些生硬、細節這東西一定要自然、合理的出現、大家才會有共鳴甚至是感動...并不是出現幾首歌就特么高潮了、就像港囧一樣...
我認為講故事要專一、什么類型的片子、您就拍什么元素、探討的多了、反而講不明白、沒意思。

【黑處有什么】一流!黑暗中的情與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