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在化妝間化妝,各種特寫,卓別林的行頭。畫外傳來老年卓別林和他的自傳書的編輯的對話。
母親的一次登臺表演失敗了,兒童時期的卓別林意外救場——從此之后母親就再也沒有唱過歌。
母親回到家——家里還有哥哥。家里特別窮困,母親發誓有一天要給他們吃李子蛋糕。
救濟院的上來敲門,要帶走兩個孩子。
卓別林被抓到救濟院,哥哥則被送去出海。
少年時的卓別林在街上干活,母親的精神病每況愈下。
卓別林送母親去精神病院。
哥哥把卓別林引薦給一艘游船的老板。卓別林賣力地表演
前不久才看了唐尼主演的卓別林,整體感覺還不錯,從他痛苦的童年回憶到他站在奧斯卡頒獎臺上時的惴惴不安漸漸轉為欣然,作為一部自傳清楚的記錄了卓別林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他然而還是有人表達了一些觀點,說自傳中凈是講些卓別林和情婦的故事,卓別林吝嗇,嚴苛,殘暴,無情的一面在電影中沒有得到體現,而且引用了馬龍白蘭度自傳中和卓別林合作時的一些事作為映襯。
我不由得想說他們這么做的動機何在?因為抱著一顆探究真相,嚴謹治學的態度?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載體肯定都會帶有美化的效果,我無意爭論那些評價,只是它們重要么?卓別林帶給我們的是歡笑淚水和思考,而不是災難,我們不是史學家,也不是他殘暴下的受害者,為什么不能抱著平和的心去感謝和接受這些財富?
馬龍白蘭度還說了和每個人一樣,卓別林的品質和脾性也是遺傳因素與一生經歷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們的性格都是由自己的痛苦和不幸造就的。他本能地對人性的秘密洞悉入微,但他縱然知識淵博,卻始終無法了解自己的性格。
卓別林,一個喜劇大師,他是個天才

寫于 2012年8月10日
或許每個人都很熟悉他的剪影、道具、走姿,但是有多少人曾真正地凝視他那張臉,這是我第一次,通過這部電影,認真地看著他的五官,他的神情,他的那張“陌生”的臉,有一些看不懂,猜不透。
童年失去父親,母親受生活所迫進了瘋人院,兄弟離散,為了謀生,他用盡自己的身體發膚,博取有錢人一笑。他如同上帝手中的木偶,帶著天賦,成了精,在機遇和努力下,步入當時新興的電影行業,并成為一代大師。
他不僅是演員,還是編劇、導演,他常常用別人理解不了的方式來演繹電影

文:勇風
在喜劇表演大師里,眾多人心目之中的王座應該屬于查理-卓別林,我也是如此。盡管被卓別林的表演逗樂、感染、迷醉,對于這位大師的生平,我此前還沒有關注過。偶然地發現其傳記電影1992年就已問世,感覺這是深入了解卓別林的好機會,于是毫不猶豫地就載來看了。
大師的經歷比我想象的復雜,大師的私生活比我以為的糜爛……在他經典的流浪漢造型帶來的眾人喜愛和敬慕的光環下,是一個普通人的心靈:有追求正義的執著和勇氣,也有好色、偏執等等人性的陰暗面。我們不必造神,但一個人如果能夠超越平凡,給大眾帶來巨大價值,比如卓別林給億萬人帶來快樂,那么他就是值得敬重的。因此,通過《卓別林》看到了一個遠非完美的大師真實影像后,我仍然要對于他的成就肅然起敬。
在大師的光環之下,卓別林享受了炫目的榮耀,也獨自咽下了許多辛酸和委屈。成功往往如此,它并不簡單等于幸福。我不是在這里翻弄什么格言警句,而是贊成大師在這部傳記電影里所說的,想知道卓別林是什么樣的人,就去看他演的電影。才藝和機遇,讓卓別林首先是一個演員

《卓別林傳》是電影也是人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