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64724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完美的懸疑片 關于 白 。
白色在法國三色旗中象征平等。自18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對平等的呼聲就從未間斷。在現代社會充分肯定政治與經濟意義上的平等時,個體性情層面的平等能否實現?尤其是在最私人的情愛領域,平等又意味著什么?
波蘭電影大師克日什托夫·基耶斯羅斯基的《白》好比是對傳統愛情片一次反諷,以現實關照的視角對純粹的情愛提出了質疑。基耶斯羅斯基企圖告訴我們,找對象實質上是在尋求一種相對平等。
理發師卡羅爾和他的妻子多明妮從波蘭移居到巴黎,工作壓力、語言不通與身在異鄉的孤獨感使他萎靡不振,最重要的是他突然失去了性能力,渴飲愛河的妻子以此為由到法院請求離婚。影片暗示他們的情愛是建立在性能力的平等之上的,一旦失去了平等二人關系就難以維系——電話里多明妮證實了自己已有新歡。卡羅爾握著電話哭泣,兩道白光橫亙在電話亭的側壁上,這是情愛平等對他一次又一次侮辱的寫照。
潦倒只剩一枚二元法郎硬幣的卡羅爾以卑賤的方式偷渡回到了波蘭。在故土,他在房地產買賣中發了一筆橫財,理發店的生意也蒸蒸日上,卡羅爾逐漸有了自信。另外
最感人的是多明妮最后手語的那里,一開始也沒看懂。只是兩人的表情表演真的很豐富,內心戲很足。手語大概意思是說等她出獄之后,他們就復合。卡羅爾在法國丟盡一切,甚至于是尊嚴之后。回到了波蘭,一直勤勤懇懇,最后成為了百萬富翁。也沒能挽回多明妮,用了炸死的辦法。看著在葬禮上哭泣的多明妮,一個晚上的醉生夢死。以為這樣會報復到多明妮,還讓多明妮進了監獄。報復了多明妮,卡羅爾又得到了什么呢。
依我的觀影量和對電影的理解能力,還遠遠無法以專業眼光來評價一部電影,特別是從作品來評價一個導演,一個在國際上名氣很大的導演。
所以,在根本不知道“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先看了他的作品,“藍白紅三部曲。”其實,到現在,這個名字也是從其他地方復制粘貼過來的。
已經不記得初次看三部曲是什么時候什么原因了,緣起可能是《藍》的女主角,朱麗葉?比諾什(《泰坦尼克號》中在船頭的經典鏡頭就是“抄襲”她的《新橋戀人》片段),然后順帶著把其他兩部也看了。
最近突發奇想,又把這三部影片看了一遍。才發現,當時真不知道看了什么。
雖說是沖著朱麗葉?比諾什看的《藍》,印象中卻只有那個陰森的看不出大小的古堡莊園的家。因為女主人的不幸遭遇,一切都陰沉暗淡,沒有色彩,只有那個藍色的水晶吊燈明亮閃爍。 blue,是憂郁的藍調。當時感覺真的不太喜歡這部電影。盡管它獲得了很多大獎。
如今再看,沉默的境遇下,這是一個女人痛苦的自我拯救的過程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完美的懸疑片 關于 白 。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