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很多人說這是一部爛片,就算這部片子不好,你也不能用爛片兩個字輕易的否決吧,我不會像你們那樣說的一套一套的,原劇我也沒看過,但是電影我看的也不少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2個字,舒服,至少我感覺要比看所謂的泰囧之類的大片要有意思,在中國票房代表不了什么,這部電影的劇情流暢,有一定的深度,場景浮夸我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好的,浮夸的場景更能表現出諷刺的意味,整部電影并沒有這么沉重,甚至有點輕浮,但是卻又有一定的隱喻,這個就把握的挺好,我就一直有興趣看下去,當看到最后就這么結束了還有點沒過癮

東莞仔袁承志,留起小胡子長頭發演起一個懶惰的兒子,再也不是一眼水汪汪立FLAG要死的樣子,林家棟的另一面,很少見,睡衣好看。
哪里都有的黃百鳴,扮男的就算了,扮一個大胸女還當著胸小的故意用書擋住胸,花樣出鏡。
實力演技無限逗哏的曾志偉,風騷外漏微醺上翹的發型,衣領仿金鑲邊,一股子土豪氣息似天外飛來。
出場自帶抖M光環的柳巖,整場的作為是,抖胸,抖胸,來鞭撻我吧公瑾,來鞭撻我吧公瑾,抖胸,來鞭撻我吧公瑾...
天賦被動點成全程尿點的古天樂,毫無邏輯可言的責備,所有的錯都是別人的錯

一開始我也是沖著古天樂,曾志偉,賀歲這些元素去看的,原本也沒指望是多好的電影,但至少期望能輕松幽默一下,大家樂一樂就好。
結果,從頭到尾幾乎沒什么笑點,演員們演的很做作,背景設置很浮夸,劇情全程不知道在說什么,中途有人退場,我卻堅持看完了。
看完以后,除了吐槽該片的爛,我也試著去想作者想說什么。于是有了以下的一點拙見:
1.六個人都和死者有關系,六個人分別代表了六個不同的罪,原本以為作者想要映射七宗罪,卻怎么也對不上。老爸的貪婪,老媽的傲慢,大兒子的懶惰,大兒子女朋友的貪玩,女兒的嫉妒,女婿的好色。其中五項可以歸結到七原罪里面去,貪玩不在其中,所以大兒子的女朋友說:貪玩有罪么。顯然導演是想和我們說:有。
2.片尾照片出來,電影戛然而止。全片之前不露那個被害人的臉,可以讓觀者有一定的遐想空間。片尾照片一出來,很多觀眾可能會感慨,就這樣的啊,電影結束了?是的結束了,不過你只要稍微想想,不難發現導演想表達的就是故事和現實的關聯。你看電影的時候想,這個女孩真善美,但是卻這么可憐
首先點題。有豆友說原著的故事不適合電影的背景,我看也不盡然。
古天樂大義凜然地點出六個人的“罪行”,但我覺得電影也暗點了女孩其實也有罪吧。理由便是結尾出現的山寨女孩:女兒碰到的山寨女孩表現得更為驕傲甚至放話挑釁,女婿碰到的女孩成了兄弟的女友,哥哥女朋友的助理則聰明地處理了她的任性,媽媽兒子碰到的女孩更是不卑不亢說傭人也是人--如果真女孩能如這些山寨女孩一般行事,或許也不至于落個自殺的下場。第七宗罪,應該是懦弱。
接下來開啟吐槽模式。
黃百鳴生生把我逼得對古天樂無感了好嗎!!儼然道德綁架的圣人啊!!法學狗對這種把自殺歸罪于其他人的劇情簡直有心理潔癖啊!!難道現在流行仇富嗎!!
好吧,你也可以說這是夸張的喜劇效果,原著也這樣安排呢。那我們就來說說戲劇性。
這部電影真的有戲嗎?我完全感覺推動劇情的是臺詞而不是演員的演技啊!廉價特效我已經不屑于吐槽了好嗎!每個畫面靜止的時間不少于一秒,宛如屁屁踢動畫效果,動的不是演技,是嘴皮子。甚至閉著眼睛就可以看這部劇了好嗎!
當古天樂認真說出每個人的具體罪行時

看了一遍再看第二遍,第一次看的時候坦白而言就只是覺得搞笑,習慣了港式幽默會覺得很有味道。
但是就對劇情也還是半懂不懂的看下去,直到最后還有不明所以的思考。直到今天二刷才算徹底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浮華宴》果然是很浮躁奢華。從剛開始的場景布置便看得出來了,戲劇化的舞臺,夸張的語言動作,讓人仿佛置身于其中。為了即將開始一場盛大又隆重的訂婚典禮而隱隱興奮。可是就在大家都努力準備時,一位不速之客出現了。
一個自稱是探長的男人,帶了張照片,一本日記

“神探駕到”平庸!與美版的比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