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看完了,最后一幕是他們分別坐在出租車上,望向窗外,海倫娜的眼神刺痛了我,很多思念的傷感在那個時刻已經沒有必要掩飾,即使她多么不愿承認她就是為了見他一面。
我已經忘了被安利這部片子的理由,不過這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一部挺不錯的片子。如果說第一次的相遇是偶然,那后來的相遇就是某種選擇,一定是有很多思念,那么多思念在對話中流淌出來,自始至終都是在克制中緩緩地釋放,令人迷醉,而心又隱隱作痛。人到了一定年紀,忍受疼痛的能力會增強,心會像皮膚一樣仿佛被某種厚重的東西包裹住

風華正茂時相愛的戀人多年后再見,場面多少憂傷。雖不至于英雄末路,美人遲暮,但一個腰間多了“游泳圈”,一個眼角添了魚尾紋,沒了當年撒嬌任性的本錢。我的一位高中位老師曾感嘆到“青春總是好看的。”我經常問女性朋友的一題便是:如果情敵可以選,你是怕遇到智慧,知性,精神世界特獨立特豐富的姑娘呢,還是怕遇到年輕,漂亮但沒什么大腦的姑娘呢?大部分朋友給我的答案都特真誠,”兩種都怕啊。“。。。當然,這是題外話。
回到電影,曾經的愛人,十多年后在他人的婚禮上再見,女人再嫁了心臟科醫生,男人生活中的女友則還是二十出頭的妙齡少女。分手的當年,女人不辭而別,離開紐約去了倫敦;而在這么多年里,男人但凡在街上看到和女主身形相像的女生,還是會忍不住上去確認下是不是她。十多年后早已不再年輕的兩人像當初那樣擁著跳舞,接著,上樓做愛。男人貪婪地親吻著女人的每一寸肌膚,突然男人停下,心疼地問女人”大腿上什么時候多了一條疤?“女人輕描淡寫地解釋,“不小心被車撞了下。" “當年不辭而別,回來的時候還帶著傷口

從昨天的前任到今天的與女人們的對話,一個是和前任的破鏡重圓,一個是在巧遇前任,截然不同的結局,但是本片或許真實些。如果說要在浪漫和現實中選,顯然40歲的女人選擇后者,因此本片的結局留下的是惆悵亦或是更多的情緒。
話說在我這個年齡理應更喜歡前任,畢竟意大利的電影正如法國一樣,散發一種死也要浪漫的氣息,人不在了,但是愛情卻可以重拾。不知道是不是程序員的思維,偏理性了很多,導致我總覺得過于浪漫了,因此,相比前任,我更感動的是這部片子。
電影總是喜歡把男人拍得很幼稚,把女人拍的很現實。男人總是在不斷的沉溺過往的溫度,女人則更明白人老珠黃這一個道理,因此H(女主)才會說我們不一樣的歲數。想起看過的“昨夜無眠”,K和C這對舊情人,也是女生比較克制,而男生卻依舊浪漫。女性雖然說與男性平等,但是真的能equal嗎?我不這么認為。女生難道不想一直浪漫嗎?想的,因此H才會在A(男主)離開之前說,你還是這么浪漫。浪漫需要年輕的資本,但是歲月讓每個人都學會除了浪漫,還有責任這一說

我求你了,求你暫住一夜,這一夜,燭光明滅,情緣未結。
真的,我求你了,求你不要妹心似鐵,鐵得讓我碰出鮮血。
這一夜,我了解,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情人節。
我求你了,這一夜,不是初夜,是深夜。
深夜,你的風情我不解,你的香囊我暗解。
一夜,一夜,這一夜,誰被冷卻?
聽那星光歌唱的長街,有你腮邊的冷雪。
這一夜,我的念頭很邪,想讓你醉在飄雪時節,為了擁有你我壯懷激烈。
我求你了,求你在深秋大街,羞花閉月,讓笙歌停歇,為我新詞留下,一闕。
這一夜,不是初夜,是宵夜。
兩個有那么點失意的人,在別人的婚禮之夜,所感受的、所做的一切,
誰了解?
只有片尾的最后一句:幸福真他媽難。
回想之前的一切,仿佛全都讓人理解。
這一夜,沒有拒絕,我求你編一個誓約,雖然我的請求很瑣屑,我會讓你今后照樣純潔,雖然這純潔帶有一點惡劣。
我求你了,求得好慘烈,求到無語凝咽,因為你完美無缺。
別走,就算你是我姐,就算所有的單我都結,就算曉風殘月我們不能心有千千結...
但我必須留云借月,必須與你喝高了相約八千里路云和月。

與女人們的對話:哪怕愛你如昔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