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港片《每當變幻時》,這是一部關于剩男剩女的故事:剩女阿妙的理想就是早日離開菜市場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剩男魚佬的理想就有點“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的味道,這也是E神一直以來的銀幕形象。劇情有點像濃縮的“TVB情景喜劇”,可惜,歡喜冤家最終卻沒能如期皆大歡喜。
片中值得玩味的,是當你向別人拋出那句話的時候,是否會把自己設想成咸魚或是酥餅?是否會在心底渴望別人在腦海中抉擇你的那一瞬,眼神里流露出一絲猶豫?原本簡單的一部港片,因為這樣的一個結局,這樣一首懷舊的歌,讓我無比感動。是欣慰,還是感同身受?
成年后的我們,很多行為與童年時期的家庭成長環境有很大聯系,想買的東西,要做的事情,有可能只是對原本憧憬的另一種價值體現。魚佬假結婚變成真的和阿妙錯過一輩子;而阿妙貌似灑脫的平淡一笑,是十年過往的深深遺憾。

中午隨手打開此片,以為是跟新扎師妹一樣的搞笑片,只不過當作一邊吃飯時的消遣,看兩分鐘了事。然而一看便不可收拾,完全沒有關注播放器的時間軸,反應過來的時候,卻發覺自己已經流了滿面的淚水,都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的,也不知道具體因為哪一個片段而開始。彷佛哭了又停停了又哭,但一直等到片尾曲響起,演員表浮現出來,才開始在心里感傷。對冷靜甚至冷漠如我來說,這種感覺實在是不可思議。一向以為,對我來說,感情都是生造出來的,一邊煞有其事傷心或開懷,一邊抽離出來嘲笑自己從來是常態。當我對自己的習慣性麻木和無事生非的矯情感到絲絲絕望,這部片子從最微小的細節處吸引并打動了我,甚至讓我愿意容忍男女主角在相貌上的差強人意和片子里過分的市井小民氣,愿意拋棄心底的驕傲,對著這樣一部從未獲過任何獎項的港片哭得一塌糊涂。
唏噓:關于錯過
你是否見過似Prada的Gucci錢包?要有Prada的樣子,但牌子需要是Gucci,因為錢包需要用很長時間,所以當然要仔細挑選。但是到最后,仍然沒能挑到那個滿足心中模糊美好想象的錢包

這部很贊很贊的片子。
我喜歡那些溫暖的世故人情,一個小小的菜市場,每天都會見面的生意人或者顧客。即使是欠債還錢的關系,也知道禍不及妻兒。
阿妙那么努力辛苦的賺錢,也不過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像公主一樣的風光大嫁,很真實,也很讓人理解。從小到大,王子都是生活在公主很遠的地方,有一天突然成天而降的。沒理由是對面攤位一個邋遢憊懶的魚佬的,雖然對比豬肉佬和賣餅的,曾經是最接近公主的男人了。但也僅僅是接近罷了。
最難忘記,阿妙離開之后,魚佬一直不停不停打她的手機,頭埋進自己的衣服里,那個表情。這個女人很傷人,男人脆弱的樣子好無辜。
后來的后來,阿妙回歸了,事業成功,依舊單身,于是她最后想拿出當初魚佬的錢包,為這么多年的負心買單,卻原來人家已經娶妻生子幸福美滿了。
其實這片子,楊千嬅從頭笑到尾的,第一次是賣餅的,第二次是魚佬。兩次打算吃回頭草,結果草都早走了。笑是撐著面子,不笑又能如何。魚佬說,就是因為你們這些低質素高要求的女人,才造成了這樣的社會
隱忍、堅強、事業有成是當今社會有點追求的女孩子的共同特征

每當變幻時:千禧年,把1900刻在腦門就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