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1 17:15
首映:2011-02-17
年代:2011
時長:87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9
觀看數:85583
來源網:三年網
【馬爾亞之戰】阿富汗人的好日子還長著的
前半段故事沒什么特別的,基本上就是美國大兵有多么牛逼,塔利班有多么危險等等,到后半段,基本占領了中心區域以后,這個片子開始好看起來了。導演開始對這場戰爭的性質提出了質疑,為什么阿富汗人卻反倒更偏向壓迫他們的塔利班,而不是拯救他們的美國人呢?這個問題值得所有人深思。
以前也看過不少戰爭片
不管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無論戰斗場面多慘烈
都沒有多大的震撼
因為心中始終只是把它當作電影
但看了此片時及之后
便對戰爭產生了深切的恐懼與厭惡之情
雖然它并沒有多慘烈
或許這就是紀錄片的力量吧
我突然感覺到我好怕死啊
在敵人的嚴刑逼供下
我多半會為了活命而出賣組織的人
在戰場上我也極有可能會當逃兵
或者說我會想盡一切辦法不上戰場...
我真是個慫貨。
那到底是什么想法或信念支撐那些士兵?
MARINES nerver die!
They just go to hell to REGROUP!
Always Faithful!
God bless JARHEAD!
marine fights battles,not wars.
謹以此臺詞代表自己對本片,以及世界上包括戰爭在內的絕大多數問題的態度。
譬如本片中自己關注的僅僅是作戰階段的細節寫實,其他哲學問題不拿出來展開。
片中可以看到步兵連隊中配屬了戰斗工兵
有若干工兵持金屬探測器偵查建筑物后再破門的細節
在處理不明道路時有工兵被召喚來安放破障炸藥(這名士兵后來陣亡了)
當屋外發現ied時,工兵走上前安放炸藥就地引爆。這名工兵的軍銜是staff sgt,EOD人員,此類單位中的處理人員通常軍階較高。
步兵在對屋頂的壓制中使用了AT4
數次申請空中打擊,無效以后不得不發動地面進攻(給所以認為空襲萬能論的軍迷)
發動徒步攻擊后,進入目標院落前再次出現先行探雷的工兵
塔利班狙擊手使用的是一支毛瑟栓動步槍
62分鐘時有ied展示,稍后有較多的ied與工兵排除展示
以上是軍事行動中技術層面的“有趣亮點”,寫下來備忘一下
《美國理想》
從良的角度去理解,美國某些勢力人物對于阿富汗,是想還政于民,還安于民!
不過總是有個塔利班在鼓搗!那為何需要在阿富汗絞殺這股當地勢力呢?
其實為戰略:將戰火燒到始作俑者窩里!
因為忌憚諸如此類的恐怖襲擊侵擾美國本土,所以出兵阿富汗了!
當然,這個出兵論,亦然是二級論!那一級呢?您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嗎?
不就是為了資源鞏固、全球布局、地域控制嘛!伊拉克也是!
好了,回歸本片,這是個紀錄片,描述2010年美軍的一個聲勢浩大行動,想著要如何如何,會如何如何,搞得我都渴望《黑鷹墜落》重演了!
可惜就是描述美海軍陸戰隊一個整連的清剿行動,因為高層想營造親民形象,因此很少批準空中精確打擊,所以造成極少量傷亡出現!
軍事行動進行數日后,偉大的美軍只是占領并控制了該鎮以市場為中心的一條十字區域。
而隨著時間瞬移,當地民眾不領美情,控制區域在縮減,最后堡壘一英里外道路上都反復出現自制炸彈,美軍以士兵生命為重!扯呼拉!
該鎮重歸塔利班!
這就是虎頭蛇尾的所謂行動,耗費的就是軍費開支!當然
開篇聲明,我不贊成任何的暴力和獨裁——
這部紀錄片87分鐘,我看完它花了4小時23分鐘,263分鐘。除了一遍遍看某些片段的回放以外,我針對視頻中的三個重點同步做了各種百科搜索,這三個問題分別是:1、SEALs中的個體對這場戰爭的真實想法;2、阿富汗仆從軍被命令第一個上去踢門,這到底是美軍的戰略還是因為美軍的懦弱;3、視頻中的穆罕默德到底是小孩還是成人。
首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紀錄片的拍攝者主動回答了),基于我的搜索及對CQB的大概了解,大概率是陸戰隊的人怕自己傷亡,所以讓仆從軍踢門
【馬爾亞之戰】阿富汗人的好日子還長著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