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3 19:15
首映:2016-02-14(柏林電影節)
年代:2016
時長:102分鐘
語言:德語
評分:7.2
觀看數:31878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二十四周》道德困境中的最優選擇
道德困境中的最優選擇
《二十四周》(24 Wochen 2016)應當是部探討道德困境中如何進行最優選擇的話題電影。既然提到了“最優”,這當然就是一種“功利主義”的算計。功利主義本身就存在道德正當性的問題,在道德困境中再進行功利主義算計是無法讓人擺脫困境的,所以,困境中的“選擇”只是優劣與否的問題,而不是道德與否的問題;而且,最優與否是行為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社會或他人的判斷。任何站在自己角度不考慮彼時他地的道德水準,就來評判道德困境中的行為人選擇的行為都是不合理的。
微信ID: 平胸二論(wulipxel)
作為角逐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唯一的德國電影,《24周》,的確是一部能夠打動人的作品。
影片擁有一個深刻而龐大的主題,女導演安妮-左拉-貝拉希德,對劇本精心打磨,在細節上有力的推動了劇情和人物情緒的發展。
享譽歐洲影壇的柏林影后尤利婭-延奇出演女主角,更是讓這部偽紀錄片形式的電影,傳達出更真實、更觸及心靈的效果。
在母親節這個節日,推薦這部有些沉重的影片,是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詮釋母親這個身份的偉大與不易。
阿思媞是個優秀的喜劇脫口秀表演者,在舞臺上
女主懷二胎時,對舞臺事業依然不舍,知道自己的孩子患了唐氏綜合征,對自己放縱的氣憤以及對即將出生的孩子畸形的懊惱是一起的,還給丈夫帶了綠帽,但那只是一時歡樂,她和丈夫依然相愛。一次酒后駕駛輕微車禍,讓她和丈夫都給第二個孩子取了新名字,并作為最特別的一個來接受。(雖然不理解,但這種感性的思維確實存在而且很多女性都如此)
女主想生下這畸形的孩子,丈夫出于對她以及自己血肉同意,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不喜歡唐氏綜合征的群體(因為他看過他們略微怪異或遲緩的舉止)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電影天堂(ID:dianyingnews)
這世界上有一種母愛,不是拼盡全力迎接嬰兒的新生,
而是悲壯無助的親手扼殺,一個還未出世的生命。
這不是殘忍,這是一個母親,最后痛苦的愛。
你不要問我為什么,請安靜的聽我講一個故事,一個關于母親的故事
——《二十四周》。
她叫阿斯特麗德,是一個脫口秀的明星,她有如日中升的事業,一個俊朗穩重的男友馬庫斯,一個可愛的九歲女兒內爾。
這一切看起來多么的和諧美好,如世間所有的普通家庭一樣,仿佛日子可以就這樣平淡而安好的走下去。
人生遭受厄運,總像是上蒼考驗著人的心智、耐心和意志。德國女導演安娜·左拉·貝哈赫德繼《兩個母親》后,再次執導了《二十四周》(2017)。如果說《兩個母親》講述了“女同”對于共同撫育孩子所要面臨的窘境,那《二十四周》則探討了一個家庭如何共同面對先天性疾病孕寶寶的難堪狀況。
影片以記錄片手法拍攝,以至于過于真實,沉浸于里,而讓我忘卻這是一部正兒八經的劇情片,一部極其真誠的影像。是的,它讓我處處感到其可貴的真誠,現在這樣的影像已越來越稀有了。當然,德國電影人從來不缺這樣的誠摯。
《二十四周》道德困境中的最優選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8875.html